2025-02-10 10:28:28 | 鼎足教育网
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等专业比较适合。几个最适合跨考的专业有:
第一、行政管理
跨考这个专业的理由非常简单,社会的需求量大,而且报考门槛也不是太高,不管是后期考公务员还是 考事业单位 都是需要该专业。所以这就无形中给该专业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虽说考研难度因人而异,但由于行政管理是不需要考数学的,也就是变相的降低了跨专业考试难度。
第二、金融学
一般理工科的考生在跨考专业的时候会优先选择该专业,因为他们之前的学科在跨考该专业的时候有明显的优势。 逻辑思维 优势、 数学建模 能力,都是建立在 数学模型 之上,涉及理工科的基础知识。理工科背景在金融业的优势更多在于对 实体经济 更好的理解能力,毕竟实体经济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IT的基础上的。
第三、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个多学科交叉的 学科类别 ,除了营销类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还需要对相关的学科有所涉猎,金融、会计、政治、法律、军事、历史、地理、人文等。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更需要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所以也比较适合跨考专业。
第四、会计硕士
会计学专业 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相比类似的 金融学专业 ,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抑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 跨专业考研 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第五、新闻硕士
新闻行业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需要各种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的毕业生。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与自己相关专业和行业报道的专业水准了。传统 新闻学 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第六、法律硕士
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法律 硕士研究生 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对于本科阶段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理工类和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专业培养课程中没有包括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法律硕士是不错的跨专业考研选择。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而且非法学的考生专业课都是零基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
第七、翻译硕士
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扩展资料:
选专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你要跨越这个专业,你所选择是不是你在大学里面,或者你从小就开始向往的专业、方向,如果确实是这样,我觉得这个目标还要去争取,然后再看看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很高的难度。我觉得对我们来讲,文经类的专业,只要智商不低于100人的人,只要真正想干,我觉得你一定能够至少学会,虽然不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因为那些东西大部分死记硬背就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有些东西需要靠一点天分。在一些理工类的顶尖专业方面,很多同学学一些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东西,你的目的是做生物研究,如果在这方面你的智商或者钻研精神不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入门都很难,因为它要持续不断地滚动学习。我不是说重理轻文,因为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要说清楚,难免强调一下。但是文科学习的特性就是这样的,你可能背一段,不影响你对其他知识点的理解,如果理工科,任何一章学不会,后面的章节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鼎足教育网
所以,是否跨专业方面,从原理层面,我给大家强调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第一你的主观意愿,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第二你所要根据你的意愿选择的目标,它的难度要求到底是不是你能够接受的范围。其实,究竟是跨是守,其实只要跟随心声、跟随意志,跨越自己,相信梦想就能被放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跨专业考研
鼎足教育网(https://www.dingz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允许文科跨考理科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允许文科跨考理科的专业具体如下可供参考:
一、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虽然该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更有难度,但是如果有志于从事计算机行业,那就可以考虑该专业。
2、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到电路设计、信号处理、通信与网络等方面的知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该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3、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涉及到材料设计、制备、检测和现代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该专业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容易转行。
二、具体情况
1、文科生跨专业考研考理科是可以的,但是难度较大。如果你学的是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想报考物理学类、机械类、测绘类等应用性比较强的工科专业,那专业课的复习是比较难的。即使你能考出较好的成绩,一般在复试中也很可能会被淘汰。
2、从考试内容上来看,文科和理科的考试内容相差甚远。文科的考试注重记忆和理解,而理科的考试则注重运算和思维。因此,对于文科考生来说,跨考理科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运算方法和思维能力,这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3、从个人能力和兴趣上来看,是否适合跨考理科也需要考虑。理科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考生需要判断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和兴趣。同时,在选择跨考理科专业时,也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是否适合。
4、从考试难度上来看,跨考理科的难度较大。由于理科专业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试难度也相应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更高的考试能力和技巧。因此,在选择跨考理科时,需要充分了解该专业的考试难度和要求,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
以上就是想跨专业考研,跨考哪些专业比较适合呢?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鼎足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鼎足教育网:www.dingzu.com考研想跨专业,哪个专业竞争小一点?不同学校的对于不同专业的录取比是不一样的,所以也要结合着院校去挑选。下面是30所985院校中的一些竞争力小的专业,看看有你中意的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应用统计(专硕)化学系(深研院)化学、化学生物学(制药)微纳电子系:集成电路工程
目前向法律方向考研,哪个方向比较好,比较适合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法学、经济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政治英语是全国统一考试,和别的专业一样,法律考专业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统一联考,即统一命题专业:民法学刑法学(150分,各为75)综合:宪法学法理学法制史(150,所占比例每年都不一定)复试实行差额录取
本科跨专业考研有什么要求吗1、该专业是否限制一些专业接受跨学科考试和研究的候选人,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因为该专业高度专业化,跨学科考试的学生不能胜任未来的学习实验等。如,中国医科大学不允许非临床专业的学生进入临床专业,即使是在这所学校。2、需要基础有些专业可以接受跨学科考试的学生,但他们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否则很难进入考试。即使运气好,它也将是你未来学习生涯中的一场噩梦
跨校跨专业考研可以吗?很难吗?需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跨校跨专业考研是可以的,至于难度应结合自身实力和对于专业认识程度高低来决定,最好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准备,因为跨专业考研相对本专业考研来说不占优势,只能尽早准备,把想考专业知识储备很充足,这样才能在与其他考生相竞争。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
考研有哪些比较好考的专业考研选择专业:1、教师专业优势:教师专业是相对较好的专业,很多女孩子毕业都比较喜欢从事教育行业,以教书育人为目的,是一个当前社会崇尚并且充满极大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农村,都很重视教育,所以选择教师专业是一个不错的专业。2、护士专业优势:相对女孩子来说护士专业也许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护士专业入职门槛比较低。而且全国各地,大小医院护士都是很重
考研什么专业好考,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人?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341万人,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按照这个形式202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突破400万的可能性非常大。今年硕士研究生大幅度扩招,扩招18.9万人,也就是说今年最后录取人数可能会有100万人,这些人数是包括保送、非全、统考生等在内的所有学生,所以对于统考生会有超250万人落榜,只有少数人能够上岸。看到考研的
考研哪个专业比较好考考研考什么专业要看自己的选择,考研比较容易考的专业有新闻传播学、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考研比较好考的专业,欢迎大家前来参阅。考研最好考的七大专业一、MBA-工商管理硕士全称: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报考条件:硕/博毕业2年、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以上才能报考MBA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专升本跨专业怎么考试?专升本可以跨专业考。特殊专业不允许跨专业,例如医学类专业里面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等,只能按学校要求报,不能跨专业的。文科类专业不能报理工类,也就是一般只文科类专业可以跨专业报。根据专升本考试政策,考生允许跨专业报考,但是仅是允许报相近专业。相近专业:2个专业中所学的课程有一部分相同就是相近专业,或属于同一个院系下面的同类专业。高
2024-09-25 05:36:24
2024-10-07 05:59:55
2024-10-02 16:16:49
2024-10-11 09:54:04
2024-10-08 10:56:13
2024-10-07 04:30:04